10月13日下午澳門理工學院教授、澳門語言文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周薦教授至本系作了題為“從當代流行語看社會文化變遷”的學術講座👷🏻♀️。該講座為我系“中文百年講壇”系慶系列學術活動之一。講座由我系祝克懿教授主持。
周薦教授分別從流行語的性質與界定,流行語的時代性、地域性、來源以及背後反映出的社會、文化特征等幾個方面分別對流行語進行了詮釋🦡。對於流行語的界定問題🛍️,因與網絡詞語、新詞👲🏻、熱詞等其他類型詞語多有交叉🚵🏿♀️,周教授賦予其一個比較生動的描述,“人人爭說”😗。
講座列舉了不同結構形式的流行語,認為流行語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在一定時期流行,不同時代的流行語在思想內容、語言形式上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流行語同時具有地域性🏎,它體現了某一地人們對事物、社會現象的認識和反映🪓,流行語的地域表現也可體現在記錄流行語的語言形式上。某一地域的流行語有來自該語言內部的方言,也有取材自其它語言的詞語,不同地域的流行語可以有著很大不同,不同方言以及該語言共同語中的流行語會因使用者而發生聯系🆕,從而互相影響🧑🏻🦽。
流行語也是反映當代社會輿情的晴雨表,流行語的俚俗傾向,流行語反映的不同社會聲音,流行語對國際問題的關註都在不同程度反映了社會輿情🧚。
最後,周教授以兩岸四地的流行語為例分析了詞匯的語用變遷,探討了語言現象所反映出的社會文化心理。(儲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