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英語名稱 | 學分數 | 周學時 | 總學時 | 主要內容 | 修讀對象 |
西方美學經典導讀 | Selected Works of Western Aesthetic | 2 | 2 | 36 | 本課程通過對於西方美學史上影響較大的一些美學著作的選講🚄,使學生對這些第一手資料有較為充分的認識和把握🦸🏼,從而為學習西方美學史打下紮實基礎。本課程選讀的西方美學名著主要有🧑🏻🍳🐷:《柏拉圖文藝對話集》、亞裏士多德《詩學》🫛、賀拉斯《詩藝》、布瓦洛《詩學》、萊辛《拉奧孔》🚝、狄德羅《論美》👰🏽♀️、康德《判斷力批判》、黑格爾《美學》叔本華《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尼采《悲劇的誕生》等。 | 文學專業 |
唐代政治與文學 |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of Tang Dynasty | 2 | 2 | 36 | 本課程詳細解剖唐代近百年間歷次重大政治事件的始末緣由,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衰退,研究這一系列事件對唐代文學成就🌝、文學家命運和文學創作走向的影響☆。課程註意采用詩、史結合的方式,註意詳盡占有史料🧗🏿♀️🚘,深入研究有關問題☣️,剖析學術界的研究分歧,使學生對唐代政治文學的交互關系獲得宏觀而具體的把握,並從中學習治學方法。 | 文學專業 |
中國文學史料學 |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Literature | 2 | 2 | 36 | 本課程分通論和分論兩部分🚶🏻➡️,通論重點講授文學史料的範圍與特點,介紹文學史料搜集、鑒別和運用的途徑和方法♞⚆,並說明古代書籍製度和典籍聚散的一般狀況🚣🏼,指出史料信值的差異和鑒別區分的必要🧋,並進一步介紹文學史料搜集的途徑🥝👩🏽🏫、鑒別的方法及運用的基本規則。分論部分擬分時期、分部類地介紹各類典籍的特點及與研究工作的關系🤤。本課程廣征博引,力求深入淺出🦿,以期讓同學開闊視野,掌握方法,提高研究能力。 | 文學、語言專業 |
文化新詩學 | Studies of Free Poetry from a culture Perspective | 2 | 2 | 36 | 將新詩置於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分析,旨在比較全面而系統地闡釋新詩的文化內涵,全課程著重講授有關的10來個專題🏊🏻♂️。 | 文學專業 |
中國古典美學 |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 2 | 2 | 36 | 本課程主要講授先秦道☝🏼🧖、儒之學、漢初黃老之學🍊、魏晉玄學、唐代禪學及明清理學中的美學思想👐🏼,以先秦為重點。其特點是,以文化學的觀念與方法解析中國古典美學的本質特征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史論結合。 | 文學專業 |
屈原與世界文化 | Qu Yuan and World Culture | 2 | 2 | 36 | 本課程著重介紹屈原其人及其作品🐈,並將屈原置於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之下,通過比較,認識屈原及其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本課程既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專業選修課👰🏻♀️,也是涉及比較文學的課程🧕🏽。 | 文學專業 |
中國現代文藝思潮論 |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s | 2 | 2 | 36 | 本課程是在學生已學過《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的基礎上所開設的專題課。因此🙅🏼,不擬全面介紹作家作品,而是在近現代文化思想的背景上🫧,著重研討文藝思潮的發展流變🔵。本課程擬講授語言文字學專業4個專題🐻❄️,通過這些專題講授🤞,引導學生用唯物史現從宏觀角度來深入研究現代文學史的發展問題。 | 文學專業 |
二十世紀西方文論 |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in 20th century | 2 | 2 | 36 | 本課程涉及二十世紀西方文論,時間跨度從二十世紀初一直到八🍚、九十年代。對於在這一時期內的主要派別作簡明扼要的介紹和評價,並在此基礎上對當代西方文論的全貌加以概括🤙🏽。本課程主要介紹的西方文論流派有💂🏼♂️:象征主義✫、表現主義、俄國形式主義與布拉格學派🤽♂️、精神分析學🧙🏿♀️、直覺主義與意識流、語義學與新批評派、現象學⛺️、存在主義、荒誕派🚶🏻♀️➡️、原型批評💊、西方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解釋學與接受理論、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女權主義批評、新歷史主義📝、文化唯物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等。在講授中,可重點講授五👲、六個流派🧏🏻𓀑,其余則扼要介紹。 | 文學專業 |
現當代西方美學 | Modern Western Aesthetics | 2 | 2 | 36 |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基本了解現當代西方美學的發生🧑🏿🔧、發展概況,對於其基本特點和在整個西方美學史上的地位有一明確的認識🕖。主要內容:首先勾勒出現當代西方美學的主要框架,對其發展演變的線索、主導傾向、理論特征作出說明。其次對現當代西方美學的醞釀、初步確立、多元展開以及後現代時期,通過具體流派的介紹評價加以具體化 | 文學專業 |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批評 |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20th century | 2 | 2 | 36 | 本課程講授二十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發展過程與流派分野。其中主要分析西方哲學運動與西方文學觀念、西方社會結構變遷與西方文學批評立場的交互關系。課程分為“西方文學概念重構”與“西方文學批評方法”兩大部分,涉及六種主要的批評流派。講授中註重與西方文學創作的對照💪,在具體的文學情景中透視批評的得失。 | 文學專業 |
東亞古代文學關系史 | Relation of Eastern Asian Classical Literature | 2 | 2 | 36 | 本課程系統介紹古代東亞漢文化圈內各國💄🏜、各民族之間的文學關系,範圍涉及中、日、韓🙏🏼、朝、越各國及古代東亞各民族,關系涉及雙邊與多邊,文學涉及共通的漢(語)文學與各自的民族語文學(除漢民族外),方法則既不同於法國學派,也不同於美國學派,而是切合東亞漢文化圈的特點🚣🏻♂️,用東亞漢文化圈本位的新方法🖇。 | 文學專業 |
東亞漢文學史 | History of Eastern Asian Classical Literature | 2 | 2 | 36 | 本課程系統介紹古代東亞漢文化圈內的共通文學--漢(語)文學(它一邊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一邊又遠遠超越“中國文學”的範疇)🍡🙎🏻♂️,包括中日漢文學、朝鮮半島漢文學、越南漢文學🖱、其他東亞古代各民族漢文學,探討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它們與各民族語文學(除漢民族外)之間的關系,再現古代東亞漢文化圈漢文學全盛時的輝煌⛲️。 | 文學專業 |
中國古典傳記文學研究 | Chinese Classical Biographic Literature | 2 | 2 | 36 | 中國古典傳記文學作為各體文學的重要分支,兼及文史諸領域,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本課桿重在講授傳記文學的基本理論,中國古典傳記文學發展簡史及其特點🎚。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對傳記文學的基本理論有一個基本了解,掌握中國占典傳記文學的發展脈絡。 | 文學專業 |
古代文學批評方法論 | Method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Criticism | 2 | 2 | 36 | 結合文學批評史的發展,從批評意識🖐、批評思維、批評的具體方法等三個不同的層次,探討中國古代文學的批評方法🏋🏼,著重講述各批評方法形成的契機及其在文學批評實踐中的運用。 | 文學專業 |
中國古代遊俠文化與文學 |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of Chivalrous Men | 2 | 2 | 36 | 遊俠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特殊人群👨🍳,活動與整個封建社會各個歷史時期⚓️,然而長期以來,學界的研究停留在唐代以前,由此造成對遊俠生成歷史的了解有殘缺,對俠文學的認識也有殘缺。本課程旨在系統介紹遊俠的產生👳、發展、變化和沉潛的歷史過程,遊俠人群所裹挾的文化涵義,以及這種涵義對中國文化和文學的深刻印象。相信經由這種介紹,豐富絢麗的俠文學作品💕,會留給大家更深刻的印象。 | 文學專業 |
商人與文學 | Merchant and Literature | 2 | 2 | 36 | 本課程主要運用“母題學”的方法,系統探討中國文學史上一個少為人知的側面——商人形象的流變,以及這種流變與時代文化氛圍的關系,並橫向比較其他文學傳統中的商人形象,旨在通過這一探討,增進對於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特質的認識。 | 文學專業 |
後現代文化與西方文學變遷 | Postmodern Culture and Changes of Western Literature | 2 | 2 | 36 | 本課程屬於比較文學研究範圍🚻,面向沐鸣娱乐高年級本科生與研究生👮🏻♀️。課程主要講解五十年代以後西方後現代文化的主要發展蹤跡🧑🏽🎓👗,分析後現代文化對西方文學的復雜影響🏋🏿♀️⛺️。講解中以文學為主體,從作家意識🕺、作品構成的角度🙁,評析後現代文化在文學領域的具體顯現💝。 | 文學專業 |
中西比較詩學 | Chinese and Western comparative poetics | 2 | 2 | 36 | 本課程從比較的角度介紹中西詩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框架🫕,在講述中理論闡述與具體的作品分析緊密結合🆔。此外,還將著重對中西敘事文學中的一些問題,結合文學史上的實例進行專題性探討。 | 文學專業 |
女性文學研究 | Studies on Feminist Literature | 2 | 2 | 36 | 本課程擬運用最新的女性主義文學原理,介紹評述古今中外部分女作家的作品,及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本課程不作全景式介紹,重點講述五至十位女作家 | 文學專業 |
中國當代文學專題 | Studi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 2 | 2 | 36 | 在掌握中國現代文學史知識的基礎上和中外文學的縱向和橫向的聯系中🧜🏿🎗,重點研究“五四”至新中國成立前後重要的作家🎊🤜🏻、作品、文藝思潮文學流派等內容⌚️,引導學生探討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規律🧘,提高分析問題與研究問題的能力,開拓現代文學研究的新局面。 | 文學專業 |
中國現代影視劇研究 |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Film and Drama | 2 | 2 | 36 | 著重講解影視文學和戲劇文學的審美特點,及其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和美學傳統的嬗變;既結合名家名作進行具體的分析,又描述史的線索,介紹各種創作現象和思潮流派🙍♂️;並對當前的創作狀況進行評述,對未來的創作發展進行預測。 | 文學專業 |
臺港澳文學研究 |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u | 2 | 2 | 36 | 分別講授臺灣現代文學史(1919—2000)、香港現代史(1925—1997)🦹🏻、澳門現代文學史(1931—1999)的基本風貌,並探討其與祖國大陸現當代文學史的聯系等🤓。其中以臺灣現代文學史為重點,並著重講解臺灣的鄉土文學作家和現代派作家(小說家、詩人)的代表作☛👲🏻。期待學生通過對臺港澳文學的初步了解,對“世界華文文學”新興學科發生進一步學習探討的興趣🧑🎄。 | 文學專業 |
中外文學比較研究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 2 | 2 | 36 | 本課程是沐鸣娱乐高年級學生的專業選修課,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在二十世紀之前的相互關系,並由此了解和把握文學在世界範圍的發展規律😹🧝🏿♂️,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學的特點。 | 文學專業 |
當代人類學美學 | Contemporary Anthropological | 2 | 2 | 36 | 本課程運用當代人類學(主要是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和材料來研究人類的藝術和審美活動,對人類、人性、人的生活方式提出問題並加以探究。主要討論各種文化區域和歷史時期的信仰👩🦼➡️、儀式和藝術作品,揭示現實的人走向人的現實的歷史和邏輯👮🏻♀️,對人的審美存在和人生真理加以追問等。 | 文學專業 |
藝術人類學 | Anthropology | 2 | 2 | 36 | 本課程系屬前沿性的新興交叉學科,立足於人類學的學術立場、文化背景🤾♂️、知識背景和技術性手段🥙,通過對全景式的人類藝術史的知識景觀圖🙇🏽、不同族群和不同時代的藝術存在樣式、藝術與人類性別、藝術真理的人類學話語等諸多問題的微觀分析和宏觀把握,達成對“藝術”的復雜性的認識,在力圖重構和建立起有關“藝術”的更開放、更紮實可靠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健全和完善藝術人類學在當代中國的學科知識範式和思想體系。 | 文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