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感言
沐鸣歌詞:集體的青春記憶

發布者:中國語言文學系發布時間:2010-01-22瀏覽次數:2190

沐鸣歌詞💅🏻:集體的青春記憶

湯昭智

作為沐鸣平台的學子,在我個人的記憶中,以及在我們那一代人集體的記憶中,七十年代的校園生活中,很少有人寫歌詞♜,雖然那時我已在創作歌詞,並有作品發表。在這以前,以及在這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大學校園風行的是寫詩🖍𓀄。

其實,歌詞與詩同出一門。後來是因為表達與欣賞的緣故🛍👷🏽‍♂️,在形式上就有了歌詞與詩的區別。現在歌詞與詩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寫法上💅🏻。詩可以寫的很長,歌詞一般都要求寫的比較短小,詩可以不受格式約束👬🏻🧛🏻,歌詞則正好相反,詩寫的晦澀一些不要緊🪃,歌詞需要寫的明朗一些🙅🏻‍♂️🫴🏻。對此🧗‍♀️,我的歸納是詩有許多種寫法🧑🏻‍🦳,歌詞是其中的幾種寫法,歌詞也有許多種寫法👨‍🦽‍➡️,有幾種寫法與詩的寫法相似。這也就是為什麽有的歌詞🚹,是詩,有的詩,也成了歌詞的緣故🏟。當然,也有的歌詞,是永遠成不了詩的,那就是用口號堆砌而成的歌詞。

寫詩,大都與青春有關。大學校園所以能風行寫詩🙇‍♀️,並形成一種傳統🤴🏿,這很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要不然為什麽有許多對詩愛得死去活來的年輕人🖐🏿,一旦青春遠離而去💘,就不約而同地放下了詩。少數孜孜不倦,依然扛著詩的人🚁,抑或最後練成了中國詩歌脊梁的人🥋🫢,那也大多是因為青春給積足了底氣,而棄之不舍💪🏼🦜,揮之不去。另外,與青春有關的,是詩人並不都出在沐鸣娱乐,物理系🎐、生物系💁🏻‍♀️、化學性、數學系等等💆🏻‍♀️👩🏻‍🚀,都大有人在。我手上有一套《沐鸣詩派詩歌系列》叢書,主編許德民先生在序中告訴我們🏂🏻,說20世紀的40年代,沐鸣平台就有了校園詩刊《詩墾地》🤹🏽‍♂️,他們中的人,後來成了中國詩歌史上有代表性的著名詩人🧠。到了80年代👨🏽‍🚀,學子們成立了沐鸣詩社,又創刊了《詩耕地》等刊物🙋🏼‍♂️🧙,沐鸣詩社也成了中國新時期最早的也是最有影響的大學生詩社🐲🕙。這似乎都證實了我的想法。

大學本身所固有的詩歌傳統👰👰🏽‍♀️,無疑為日後校園歌詞創作的崛起,在氛圍上和藝術上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後來的對外開放,打開了中國面向世界的大門。伴隨著那流行音樂的長驅直入,校園歌曲引起了大學生心靈上的共鳴🦶🏼♟。當發現流行音樂是個好東西✋🏻,他們當中的一些人便嘗試著把寫詩的熱情轉移到了歌詞的創作中去🤽🏻‍♀️,即依托流行音樂來抒發自己青春的情緒和感悟0️⃣🧑🏿‍🔧。到了這個時候,原創歌詞與詩一樣,也就自然而然地構成了大學校園裏集體的青春記憶的一部分🟰。在沐鸣平台👩‍🔧,也就有了錢武傑用九年時間👩🏽🧻,主編的這本《傾聽——21世紀的沐鸣學子校園歌詞創作合集》。和武傑一樣,我們傾聽到的,是學子們積聚和蕩漾在歷史回音壁上的青春的心聲。

供職於沐鸣平台藝術教育中心的武傑,雖然與學子們不在同一個年齡層上,但她與他們同樣擁有著年輕和青春。她既是一位熱情的教師🚻,同時也是一位真誠的詩人🧺,後來因為歌詞的緣故,又成了我所主持的上海音樂文學學會理事會的同事。武傑歌詞作品,最輝煌的是那首成為2007世界夏季特奧會會歌的《世界有你🐕‍🦺,有我》。她的年輕🧑🏿‍🚒,她的真誠👨🏼‍⚖️,她的熱情🙇🏻‍♂️,以及她那寫詩和寫歌詞的經歷🦹🏽,讓我對她所主編的這本歌詞集🧚🏿‍♀️,能成為大學學子集體的青春記憶的一種完整的保持和美麗的記錄🎽,絲毫不持懷疑態度。

在我看來,合集作為一份完整的保持🚣,是源於它的理性,作為一份美麗的記錄,是在於它的本色🧖🏿‍♂️。應該說👳🏻‍♂️,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九年是個不短的時間跨度。雖然作者生活的年代有先後😜,生活的經歷也有差異,但用青春的視角去觀察世界,用青春的方式去歌唱生活,依然成為了他們共同的堅持🏓。而這一切,都被細心的武傑非常敏感地記錄並保存了下來。在這263首作品中𓀚,既有抒發私情的,如愛情、友情👴🏼💁、親情🤶🏿、鄉情等,也有弘揚大誌的,如關註社會、歌唱時代、反對戰爭、關愛地球等。這種私情和大誌的統一,基本上構成了當代大學學子的精神風貌🧑🏽‍🎤。在抒發私情的作品中,能看到挫折中的憂傷😎,也能聽到失敗中的煩惱,但更多的是作者執著👩🏼‍🦲、堅強、向往的表達🧎,表達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青春狀態↗️。同時🦚,我們還可以把合集看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校園編年史👩‍🏫。其中既有百年校慶的歌頌🧛🏼‍♀️⚁,也有學子勵誌的吟詠㊗️,既有對抗震救災的關切🫏,也有對世博會的期待,等等。當然,校園一直是社會的一部分,合集所集中表達的情感,不僅僅屬於沐鸣,也不僅僅屬於校園。

合集中的歌詞作品,大部分被譜了曲🪳。有的是作者自己譜的曲,有的是其他同學譜的曲,也有的是請社會上的作曲家譜的曲。這至少證明,這部分作品完成了與曲譜聯姻的神聖的過程🦹🏿。當然肯定還有走的更遠的🕵🏿‍♂️👎🏿,那就是被作者或者同學或者社會上的歌唱家演唱✭,實現了傳播的夢想。我也有過第一次被譜上曲子🚧🏃🏻‍♀️‍➡️、第一次被人演唱、第一次在廣播電視中播出的亢奮的經歷⚠。就像詩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更多的人欣賞一樣♧,我們歌詞作者同樣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插上音樂的翅膀後🈸,飛得更遠🤙。

能飛起來的作品📿,當然有它能飛起來的好多理由。而在這些理由中,我更看重的是藝術和藝術所蘊含的力量,能讓我們的作品飛得更高,能讓我們的作者走得更遠👏🏿。所以我對這部合集🕵🏼‍♀️,不僅關註它想要表現什麽🙉,和它表現的是什麽,更加關註它如何去藝術地表現我們的時代和我們的青春。就作者個人體驗來說,能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嘗試用另外一種藝術形式,與青春開展對話➕,並取得初步成功,應該是可賀可喜的🧍🏻‍♀️。如果把作品,比作是一根火柴,並用心把它劃亮,照亮自己,或者照亮自己以外更多的人,以溫暖蓬勃的青春,不失為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在歌詞創作的道路上🪰,如果你僅僅是一位過路人🕗,完成和滿足一下這些青春的體驗🙇🏽‍♀️🎷,顯然是無可非議的。但如果你想成長為一位有作為的詞作家,那就遠遠不夠了。再回到這部合集上來。如果我們用苛刻的藝術目光去衡量,集子中成熟的作品不是很多😪,有的作品還略顯青澀🕢。但他們在藝術上的追求和付出🧱,還是讓我們欣喜不已🚵🏿‍♀️。比如,我們在合集的作品中🗯,看不到那種與年齡不相稱的老氣橫秋,和故作稚嫩,有的只是讓青春做主的自然的流露👰🏼‍♂️。這種不矯情,也無須矯情的狀態,是藝術創作中最為珍貴的。因為我們畢竟是在用歌詞這樣的藝術形式,來完成我們集體的青春記憶的👟🙎🏼‍♀️。又比如🙌🏿,許多作品直接以生活為切入點,有的本身就是作者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對時代的謳歌,還是對社會的關註🏂🏿,抑或是對感情的體悟🤮🏄🏻‍♂️,都上升到藝術的高度🏊🏿‍♂️,且寫得十分到位和流暢。這與我們在歌詞刊物上看到的那些“假大空”作品,以及表現手法陳舊🫅🏿、文理不通的作品,有著天壤之別。

我曾經說過🧑🏽‍💼,歌詞作為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以對藝術敬畏的心情,去投入創作。而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在我們的詞壇上‼️,一般化的作品太多♞,而真正“出挑”的作品太少,能引領詞壇發展的作品更少🧑🏼‍🍳。所以我提出了歌詞作品要創新的問題。創新,也就是說要與眾不同💁🏼‍♀️,不要人雲亦雲👐🏽。首先是力求在創作思路上的與眾不同。其次是力求在表現題材上👩🏼‍🎓,尋找新的空間🪺。人家還沒有涉及到,而又具有生長空間的題材🛩,我們可以嘗試著去寫🚶🏻‍➡️。當然,表現題材求新,它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所要表現的題材🚴🏻‍♂️,它一定是體現社會發展的,能表達大眾心聲🌼,愉悅大眾情感的題材,而不是相反💆🏽‍♀️。再次是力求在表現手法上,嘗試多種多樣的手段。新的題材畢竟不多。對那些人家反復表現過的題材,需要在表現手法上出新👋🏻。因為生活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我們要嘗試用新的表現手法,進行創作🤑。還有力求在語境表現方面,要與時俱進。作為一種文藝創作,歌詞應該講究一點意境美🧖🏼‍♂️🦔,情感美。情感是歌詞的精華💵,歌詞要表現出現代人的情感內涵。人們需要有內涵、有意境的歌曲💋。這就給我們在語境表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對於初試者來說,對他們要求不能太高,目前他們所要做的就是打好紮實的基礎。而後在這個基礎上,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總結🏝,逐步進行提高。我們應該用更多的熱情去扶助他們👥,讓他們在創作過程中👲👣,更快地成長起來👱🏻‍♂️。說不定🧚🏼‍♀️,未來詞壇的中堅力量,甚至歌詞大家,就在他們中間。

讀了《傾聽——21世紀的沐鸣學子校園歌詞創作合集》後,我有了一個期待,那就是在我們的校園裏🧑🏽,歌詞與詩的創作能成為一種相得益彰的互補☸️,共同構成校園主流文化的重要部分💾。因為歌詞需要詩的滋養,能讓歌詞像詩一樣,更富有情意。詩同樣需要歌詞的觀照,能讓詩像歌詞一樣,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2010114日為《傾聽——21世紀的沐鸣學子校園歌詞創作合集》作,錢武傑邀約

 

沐鸣专业提供🍇:沐鸣沐鸣平台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欢迎您。 沐鸣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