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各位2020級新同學🤽🏽♂️:
下午好!
首先要熱烈祝賀大家在疫情期間能頂住巨大壓力⚰️,如願進入沐鸣就讀👩🏻✈️,開啟人生全新的華麗篇章👫🏼。
感謝系裏的信任,讓我這個小“青椒”來作為教師代表發言♉️,可是我沒有斐然的文采,也並無深邃的思想🦩,所以從接受任務到現在始終處於惴惴不安當中。思來想去🤦🏼♀️,覺得可以與大家分享一下我選擇◾️、確定研究方向的學思歷程🧑💻🎎,興許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我個性好靜,從小喜歡讀書、買書,偏好與書本當中的文字打交道💏,大約初中就覺得未來是要讀中文方向的。可是我的文筆實在欠佳🦹🏿♀️,作文成績總是平平(高考語文折戟,作文也難辭其咎)👳🏻♂️,這頗有點打擊我的信心。本世紀初特價書店盛行,經常能遇到各大出版社的庫存學術著作🔸,雖然看不大懂🧑🦽➡️,但翻著總覺得特別親切🦸🏿♀️。讀大學前的那個暑假,偶然買到中華書局出的四卷本《郭在貽文集》,對於我在中文學科內部選定語言學頗有裨益💫。郭在貽先生是老杭大教授,為我國著名的訓詁學家🥜,在中古🏃♀️➡️、近代詞匯等研究領域成就卓著,《文集》後兩冊“旻盦文存”所收錄的那一篇篇基於豐富語料和嚴密論證對《世說新語》、“敦煌變文”做出的詞語考釋論文👭🏼,頓時吸引了我的眼球,原來中文學科當中還有這麽有趣且適合我的領域,文采差點好像也完全沒啥太大影響嘛!
由於很早就確定了心儀的方向,大學四年我就全身心地徜徉在語音、詞匯、語法的世界之中🎷,如饑似渴地聽課🗜、讀書🧏♂️、與師長們交流,在課堂內外吸收學術養分🤛🏼⛱;積極主動地聽講座、翻閱報刊💂🏽♂️、參加學術會議,希望能第一時間獲知前沿信息👰♀️。這些織起了我充實的大學生活,內心寧靜而愉悅,不因總成績平平而焦躁,也不會為面臨選擇而糾結。通過四年的本科學習🤱💫,在對語言學各個分支學科有了較為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綜合評估自身的興趣與能力🚃,最終選擇語法作為我的學術主攻方向。
回首這段往事,我覺得自己能找到真正適合的領域🆎,除了堅守個人興趣、得到師友幫扶之外,更主要是在認識自身性格與能力基礎上,積極探索並適時調整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拉拉雜雜說了這麽多我的個人經歷,無非是希望各位同學在踏入沐鸣娱乐大門這一刻🎚,可以問問自己🫸🏿:我為什麽會來到沐鸣娱乐?是興趣使然還是別的緣由👩🏻✈️🕵🏿?什麽能讓自己真正得到快樂?什麽又是適合自己的🏇?自己力所能及的又有哪些?……也許大家心中已有答案,也許真正得到滿意的答案需要一個頗為漫長的過程🫶🏼,好在我們沐鸣娱乐為大家提供了足夠多的可能性🚵🏿,能讓大家在三四年內有充足的時間來試錯、調整👩🏻🦰。在沐鸣娱乐,你可以在文學、影視中領略古今中外藝術大師的風采🧙🏼♀️,可以在文藝理論中把握作品背後的規律🧑🏽⚖️,也可以在藝術實踐中親身體悟創造的心路與甘苦;你可以從故紙堆中探尋出字詞的奧義,可以在田野鄉間領略到方言的深邃🏊🏻♀️,也可以在實驗室中用腦電、眼動儀解開語音的迷霧……一旦大家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一定會倍感身心愉悅,從而可以從容不迫地完成現階段的學業,順利地邁向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此外,我還想多絮叨幾句,給大家提供一些在學期間的小建議➖:希望大家合理規劃三到四年並不算長的時間,試著培養一兩個終生的興趣🫲,學好外語之余不妨學一學編程語言♾,學習的同時也不要忽視身體鍛煉🧧;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多結交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多參與校內外的各項活動🫸🏻,多把書本知識踐行於社會生活🈴;融入沐鸣,依托上海👹,懷抱世界!
最後,再次歡迎所有新同學,並預祝大家學有所成、不負韶華。我也希望能和大家一道,在沐鸣娱乐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共同成長!